什么樣效果好?流量廣告、品牌廣告怎么選?
互聯網創業公司都會糾結一個問題:先打品牌好,還是先抓流量好。
這其實不矛盾。流量是占據通路,品牌是占據人心。
流量型的廣告如同偉哥,好處就是吃了立馬見效。但壞處就是明天還得接著吃,藥不能停。
而品牌是六味地黃丸,腎功能有基本保障,效果是不同的,轉化率不一樣。
所以一個是治標,一個是治本?;ヂ摼W創業企業怎么辦?要治標,也要治本。
我給互聯網創業公司出的主意是,7:3或6:4,60%到70%的錢做流量型的廣告,30%到40%的錢用來做線下認知度的廣告。我相信,30%-40%的認知度廣告,可以帶來60%-70%流量廣告的轉化率。
補貼和品牌兩手抓
補貼和流量相當于促銷
品牌才是真正的護城河
很多人認為,品牌本身的形成需要一個階段,是慢熱的。
但很多時候,品牌的慢熱是因為沒有找到消費者心智中的開關。一旦找到這個開關,集中進行飽和攻擊,品牌就并不慢熱。
在這一點上,初創品牌和成熟品牌是不一樣的。
新品牌是要把自己功能賣點,用最有力的釘子,最強型的榔頭,打進消費者的心智,暴力刷屏。而成熟品牌的賣點,是用更加年輕化、娛樂化、話題化的方法,讓受眾更興奮。
英特爾冠名巴塞羅那,是球衣冠名,結果你到賽場上,根本看不到英特爾的名字。那這2500萬美金花哪里去了呢?
結果在70分鐘的時候,巴塞羅那球員射門進球,球星一路跑,跑到門口脫衣服,里面寫的是“Intel inside”。你看,這就是成熟品牌要做的事,不要90分的曝光,只要5分鐘的高潮。
流量相當于促銷,打補貼去銷售。品牌才是最終建立的護城河。
消費者認知先入為主,是很難改變的。一旦你進入消費者的心智,建立認知優勢,你就可以對補貼戰和價格戰形成抵御能力。
中國價格戰的盛行,源于同質化。這是不可避免的,在產品層面的差異可能已經被追上,但是你在消費者心智中的差異,才是實質上的真正差異。
你建立的品牌定位,建立在消費者心智的優勢,這才是真正的護城河。消費者先入為主對你形成的依賴,形成的信任才是跟競爭對手最大的差異,這才是先入為主。
很多時候,補貼是為了培養消費者的習慣,這些補貼是有價值的。滴滴是為了培養用戶的習慣去沖破出租車市場的門檻,餓了么是為了建立外賣的習慣。
但在用流量與補貼培養用戶習慣的時候,一定要對用戶說明建構的品牌定位是什么,這些流量和補貼要有助于強大或放大品牌在消費者心智中的優勢,用于沉淀品牌。
成功的廣告傳播
最簡單是融入用戶核心生活空間
好的創意是將廣告和場景相結合
英特爾這幾個字,如果90分鐘全場飛奔,對英特爾是沒有意義的。但是,對新品牌就有意義。
那么,對于新品牌來說,什么才是好的廣告傳播呢?成功的傳播有三種方式:
融入社會重大事件、重大話題;
融入社會重大娛樂;
融入用戶最核心的生活空間。
最簡單的傳播,是融入用戶的核心生活空間。
融入重大話題:可遇不可求
融入社會重大事件、重大話題,可以借助微博微信。這是現代人為獲取信息花費最多時間的社交媒體。在微信和微博中創造可以被傳播的內容,是最重要的手段。
小米和褚橙,通過創造可以被傳播的內容成為社會中心話題,上了頭條,形成自傳播,被稱為爆款搶頭條,這很省錢。
但如同汪峰總是上不了頭條,搶頭條不是那么容易的。很多方法可遇不可求。
小米是憑借著雷軍著名企業家的能力、黎萬強話題的創造能力,在智能手機的風口中崛起的,這與團隊、創始人以及市場風口有巨大關系。
褚橙的成功,首先要記住褚時健是誰,他的勢能足夠高,能夠融入社會重大事件和重大話題的傳播。要是換成江南春的“江橙”,恐怕就不一定。
借助社會重大事件和重大話題進行傳播,是最好的也是成本最低的方法,但這種方法可遇而不可求。
融入重大娛樂:成功率高、成本高
加多寶和中國好聲音、立白和我是歌手,這是融入社會重大娛樂做冠名贊助商,這件事情成功率比較高,但成本也極高。
中國有三千多個欄目,前五大節目是有能量的,但在中間插播廣告是不行的?,F在的冠名商四五億人民幣起步,也不是365天播,只有一個季度的禮拜六,禮拜天。
很多視頻網站的入口,里面有無數個節目。賭對了《歡樂頌》和《太陽的后裔》,這是靠譜的;如果說沒有賭對,依舊沒有戲、
融入生活空間:圍捕消費者最簡單;
融入用戶最核心的生活空間比較簡單:
主打商務人士,就是公寓、寫字樓和機場;
主打時尚人群,就是公寓、寫字樓、電影院;
主打快速消費品的主要購買者,就是公寓、寫字樓、賣場;
這是在今天市場上必須做的傳播環節。
實際上,圍捕消費者最簡單的就是圍捕其最核心的生活空間。神州租車當年就是公寓、寫字樓、機場,八千萬一個月做起來的。這是在今天的市場上必須做傳播環節。你如果有錢可以三個都做。
廣告和場景非常重要。
神州專車為了打造“更安全的專車”概念,提出了廣告語:夜間出行,神州更安全。在寫字樓里很多人加班,女生加班到十點、十一點下樓的時候,看到“夜間出行,神州更安全”,這就是符合場景的廣告。
滴滴順風車,廣告語:“回家是一種信仰”。你在12306搶不到火車票很失落,你在辦公室里搶票搶半天沒搶著,滴滴告訴你與其搶票不如滴滴回家?;丶揖褪且环N信仰,你搶不到票一個人在家就是會有這種感覺。
舒膚佳的電梯框架廣告,在流感高發季就特別符合場景。
你剛進電梯,按完按鈕,就看到這個廣告提醒你按鈕上有多少指紋,有什么傳染病。你上樓后要不要用舒膚佳洗洗。
這就是場景的營銷,創意在場景過程中。